共抗疫情,大家一起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 少出行,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 |
不是孩子不上進 是你的激勵方法沒對272
發表時間:2017-02-28 00:00 孩子們到了上學的年紀,家長們就開始操心起孩子的學習,原先是想放任孩子開開心心的學習的,但是,慢慢的,家長們看見孩子那些自以為不上進的表現之后,就再也抑制不住了,怎么辦?各種極端的激勵方法就出來了,但是效果怎么樣呢?這只有爸爸媽媽們自己知道。所以說,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不上進,而是你的激勵方法不對。 1、不是孩子不上進,而是你激勵的方法沒對!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當父母的不斷摸索,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我們許多爸爸媽媽都殷切地希望我們能培養教育出一個聽話乖巧的孩子,可是孩子成長的過程太漫長,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來使我們煩心。接下來,我就來談談育兒過程中小孩子經常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2、如何進行正確的訓斥? 每天我們父母都忙著工作,身心疲憊,回家時若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無理取鬧,孩子自然免不了我們的一頓訓斥。作為父母和老師,為了教育孩子而訓斥孩子的事情不少見。我不能說訓斥孩子就是不對,但如果我們能將訓斥進行的更為合理和減少次數,相信對孩子的發展更有好處。根據以往的觀察,我覺得不適當的訓程度及訓斥的方式不當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都是不利的,有的甚至存在著潛在的危害,尤其是對于孩子建立安全感、是非感和價值觀往往不利。那么,我們如何把握好“訓斥”的程度呢? 精明之道 就我個人而言,我們的訓斥不應該是情緒性、隨意的訓斥。有的家長或者老師心情不好時,恰巧碰上孩子犯錯誤,那么這時大人們就很容易把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對孩子大為訓斥。而有時候孩子做著同一件事情,在家長心情好時就可以一笑而過,這種做法常常會將孩子陷入矛盾和誤解,他們會分不清他們這樣做到底對還是不對,使不容易建立正確的觀念。 因此明智的爸爸媽媽應該堅守自己對一件事情判斷對錯的標準,錯的就要批評,對的就要褒獎,不該把批評褒獎與我們自己的情緒掛鉤,而這個判斷對錯的標準就見仁見智啦,相信你懂的~ 3、孩子不上進? 好多家長都深有體會,不知道為什么在我們家長的眼里總覺的與自己孩子同齡的小孩很出色,不僅我們家長,就連老師將孩子拿去同別人比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和別人一樣的發展,而在孩子完不成或者達不到時就開始了大發雷霆的訓斥,在我們家長憤怒的訓斥中,往往夾帶著對孩子不滿和失望。 精明之道 我覺得這種不根據孩子的天性、能力的訓斥,是無理的,對孩子的成長也十分不利。試著想想看,如果我們每天都會被別人拿去與其他人比較,然后別人被肯定,我們被指責,心里會是怎么樣的感覺?那一定是會感到很自卑很沮喪,對自己很沒自信吧。對于大人都是如此,更何況是對于少不更事的小孩子呢? 其實要讓孩子變得奮進的方法多了,比如說可以給予他們鼓勵,“寶貝,你一定可以的”,抑或是偶爾給予他們該有獎勵。 4、寶媽們經驗之談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少去比較,其實往往我們作為父母的覺得自己孩子不出色的心理是由我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造成的,我們何不學著去發現并贊美孩子自己與其他孩子相比相對優秀的才能呢?爸爸媽媽們,別再去做無謂的比較啦,這樣只會讓孩子從小就形成無力、自卑感,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 |